君赐食,必正席先尝之。君赐腥,必熟而荐之。君赐生,必畜之。侍食于君,君祭,先饭。疾,君视之,东首,加朝服,拖绅。君命召,不俟驾行矣。
国君赐给熟食,孔子一定摆正座席先尝一尝。国君赐给生肉,一定煮熟了,先给祖宗上供。国君赐给活物,一定要饲养起来。同国君一道吃饭,在国君举行饭前祭礼的时候,一定要先尝一尝。孔子病了,国君来探视,他便改卧在头朝东的方向,身上盖上朝服,拖着大腰带。国君召见(孔子),他不等车驾准备好就立刻前往。
(孔子的)朋友死了,没有亲属料理后事,孔子说:“丧事由我来办吧。”朋友馈赠物品,即使是车马,如果不是祭肉,(孔子在接受时)也是不拜谢的。
14.寝不尸,居不客。见齐衰者,虽狎,必变。见冕者与瞽者,虽亵,必以貌。凶服者式之,式负版者。有盛馔,必变色而作。迅雷风烈,必变。
孔子睡觉的姿势不像死尸那样平躺僵卧,平日家居也不像作客或接待客人时那样庄重严肃。(孔子)看见穿丧服的人,即使是平日熟识的,神情也一定变得严肃起来。看见当官的和盲人,即使常常碰面,也一定有礼貌。坐在车上时遇见穿丧服的人,他也身向前倾,俯伏在车前横木上,以示同情。遇见背负国家图籍的人,也这样做,以示敬意。(作客时,)如果有丰盛的筵席,就端正神色,并站起来向主人致谢。遇见疾雷狂风,一定要改变神色,以示对上天的敬畏。
上车时,一定先直立站好,然后拉着扶手带上车。在车上,不回头,不高声说话,不用手指指点点。
16.色斯举矣,翔而后集。曰:“山梁雌雉,时哉时哉!”子路共之,三嗅而作。
孔子在山谷中,看到一群漂亮的野鸡在飞翔之前拍展着羽翼,(如孔雀一般)振动翅膀就飞向了青天,然后又翩然停在了对面的山岗上,显得很神气。孔子看着这一幕赞叹道:“这些山谷桥梁上的母野鸡啊,真是得时宜呀!得时宜呀!”子路有所启发便向野鸡拱拱手,子路用鼻子嗅了几下,野鸡叫了几声便飞走了。时运不济,命运多舛
(山梁上的野鸡可以顺应天时而自在飞翔,但推行仁道的孔子却时运不济,命运多舛,他又何尝不向往那种自在翱翔的超脱与飞跃)